導語:CRM真的能賺錢嗎?
這兩年,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用CRM系統管理客戶,但老板們最關心的問題永遠是:這玩意兒到底能不能回本?今天我們就用真實數據說話,拆解一家200人規模的企業如何通過CRM系統在2年內實現成本覆蓋,順便聊聊ROI(投資回報率)到底該怎么算。
一、算賬之前,先搞懂游戲規則
ROI說白了就是算一筆賬:你花出去的錢,能賺回來多少倍。公式很簡單:
ROI=(賺的錢 - 花的錢)÷ 花的錢 ×100%
比如你花10萬買系統,賺回來30萬,ROI就是(30-10)/10×100%=200%,相當于賺了2倍。
但具體到CRM系統,花錢和賺錢的門道就多了:
花錢清單:軟件費(按人頭或功能收費)、實施費(裝系統+培訓)、每年維護費,還有員工學習耽誤的時間成本。
賺錢門路:最直接的比如銷售額增長、老客戶多買幾次、省下人工干活時間。還有些隱形好處,比如客戶更滿意了、公司數據資產變厚了,這些雖然不能立刻變現,但長期看都是錢。
二、實戰案例:制造業企業2年回本
拿我們服務過的一家制造企業來說,200人規模,年營收1.2億,典型的B2B模式。在用CRM系統前,他們遇到過這些頭疼事:
客戶資料散落在銷售個人電腦里,離職就帶跑客戶
銷售跟進全憑感覺,30%的商機莫名其妙黃了
老客戶復購率比同行低8%
錢花哪兒了?(2年總計)
軟件費:200人×300元/月×24個月=144萬
系統安裝+培訓:20萬(一次性)
每年維護費:軟件費的15%,兩年合計43.2萬
總開支:207.2萬
錢賺哪兒了?(2年累計)
銷售額增長:跟進效率提升讓年營收漲了15%,兩年多賺3870萬
客戶少流失:把客戶資料鎖進系統,兩年少丟160萬訂單
人力節省:自動生成合同、對賬單,省下100萬人工費
總收益:4130萬
算總賬:
ROI=(4130萬-207.2萬)÷207.2萬≈1893%
回本速度:第18個月就覆蓋了全部成本
三、為什么有人用CRM虧錢?
見過太多企業踩這三個坑:
盲目跟風買最貴版本,結果80%的功能用不上
把CRM當萬能藥,系統上線就撒手不管
數據亂填亂記,系統里一堆錯誤號碼和僵尸客戶
反觀成功案例,人家做對了三件事:
先做減法:B2B企業重點抓銷售漏斗管理,B2C企業主攻會員運營
一把手親自盯:每周看系統數據開經營會
像養孩子一樣養系統:每季度根據業務變化調整功能
這里插句實在話,選CRM就像買衣服——合身最重要。比如八駿CRM這類可靈活配置的系統,能跟著企業成長不斷升級模塊,比一次性買斷的“死系統”實用多了。
四、普通人也能用的ROI計算法
如果你正猶豫要不要上CRM,按這個模板算筆賬:
預估成本=軟件費(用戶數×單價×12月)+實施費+年維護費
預估收益=
銷售額提升(按行業均值5%-15%算)
人力節省(自動化替代20%重復工作)
客戶流失減少(行業平均挽回3%-8%流失客戶)
套用ROI公式,回本周期=總成本÷年凈收益
注意!別光盯著眼前收益,客戶滿意度提升帶來的口碑效應、數據資產積累的復利價值,這些“慢錢”往往比“快錢”更值錢。
結語:CRM不是特效藥,而是維生素
通過200人企業的真實數據可以看到,用對CRM完全能在2年內實現回本。但更重要的是,這套系統會持續滋養企業的客戶運營能力——就像每天補充維生素,短期看不出變化,長期卻能構建免疫力。
最后提醒一句:所有數據測算都要結合自家業務調整,建議先用免費試用版跑三個月關鍵流程,畢竟鞋子合不合腳,只有穿上才知道。
[免責聲明]如需轉載請注明原創來源;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源網絡編輯,如存在版權問題請發送郵件至[email protected],我們會在3個工作日內處理。非原創標注的文章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八駿立場。
八駿CRM系統是一款可以滿足醫療器械、企業服務、軟高科、裝備制造業、貿易行業等領域的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及業務流程管理平臺,覆蓋PC端+APP,將多端數據打通并同步,并且基于客戶管理,實現售前、售中、售后全業務環節的人、財、物、事的管理,打造一站式業務管理平臺,并且對接釘釘、企業微信等,支持定制開發,可私有化部署。咨詢合作和了解系統可聯系客戶經理 15558191031(微信同號)。